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东孚玛瑙完成了华丽“三级跳”,玛瑙文化节即将登场

发表于2011-11-22
从一个人口不足2000人、人均耕地仅有0.67亩的村发轫,到抢占全球玛瑙80%的市场份额,这是东孚玛瑙创造的奇迹。如今,东孚玛瑙更是完成了华丽“三级跳”,11月25日-28日,东孚玛瑙文化节即将精彩亮相,届时市民可赏玛瑙、品玛瑙,还可在步行街享受美食
发表于2011-11-22

值此之际,记者再次走进玛瑙产业区,回顾了东孚玛瑙的“前世今生”。

第一家玛瑙厂的缘起

1992年,台商蔡先生在海沧区东孚镇东埔村开办一家玛瑙加工厂,后因经营亏损,遂将玛瑙厂转让给当地村民张武阳等3人。

发表于2011-11-22

之后,东孚玛瑙逐步以“滚雪球”的方式做强做大,产品远销哈尔滨、郑州、四川、广州以及东南亚、欧美等海外市场。东孚镇一跃成为我国玛瑙饰品生产基地,国内玛瑙加工业基本形成“南有东孚、北有阜新”的格局。

发表于2011-11-22

不过在当时,东孚玛瑙还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是家族作坊的生产方式,各家经营比较分散。家庭作坊的局限性,曾使得东孚玛瑙一时难以施展手脚。

发表于2011-11-22

“当时企业的品牌意识还相对淡薄。”东孚工商所所长郑俊坚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家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玛瑙行业也随之迎来改变。

发表于2011-11-22

原始加工到前店后厂

“当时玛瑙产业在规模化上还没有本质突破。”郑俊坚说,“不过,在我们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把产销有机地结合起来。”现在东埔村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厂房的前面都是装修考究的新店面,平均每家店约有50平方米。

发表于2011-11-22

此外,东孚玛瑙正积极融入厦门的旅游文化,由50多家店面组成的“玛瑙一条街”与天竺山旅游风景区、日月谷温泉形成一条旅游链,吸引了不少游客。

发表于2011-11-22

由最初的原始手工作坊到之后的工厂生产之后的“前店后厂”,东孚玛瑙开始不断蜕变。2004年,东孚玛瑙的“先行者”杨京伟注册了东孚玛瑙界首个自身品牌“石语”,并率先在外省延伸经营触角,东孚玛瑙随后开始了品牌和扩张。此后,”磊鑫缘”、“磊坤”等品牌纷纷形成。

发表于2011-11-22

新街形成,底蕴提升

今年“九八”期间,随着东孚商业街的开街,东孚玛瑙变得更加“珠光宝气”,一座集高、低档玛瑙展示、现场个性玉石礼品加工的珠宝商城在东孚商业街精彩亮相。在东孚商业街内,不仅可以鉴赏到一些较、价格比较高昂的玛瑙精品,还可以看到一些大件的玉石产品。同时,这里还设有玛瑙现场制作、加工区,可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如把名字、生日、生肖、商标、图案等刻在玛瑙产品上。

发表于2011-11-22

与此同时,海沧区也将东孚玛瑙作为该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之一,给予重点扶持。今年以来,海沧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强调要将东孚玛瑙做大做强,将其打造成为海沧乃至厦门的一张烫金名片。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