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转载)苍白《无极》与建筑的灵魂之死

发表于2006-02-20
    建筑价值观实际上是一个很高尚的话题,但不知在当前的中国是否适合去谈,或怎样来谈。的确,中国目前普遍对价值观的思考和关注是不够的。我曾多次谈到过一个题目,就是“寻找失落的建筑精神”和“寻找失落的城市精神”。作为读书人在自己的文章中来谈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可以的,但作为第三者去谈论“中国”诺大范围内的价值观和文化课题却是很难的。我们均置身其中且都是其中一员。 

毫无疑问,任何好的建筑师肯定要有其价值取向。比如核技术很重要,对其价值取向和判断上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或毁灭人类,或造福人类。而在建筑上,同样的投资因其价值取向的不同,就被或用于改善人的基本生存环境,或用在大屋顶的装饰上。因此,建筑师们就应该认真思考这样三个问题: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 


对于建筑师为什么工作,大约有五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为了基本生存而工作;二是为社会责任而工作;三是作为一种高尚事业去工作;四是将事业融于生命,有兴趣地工作,这是最好的状态;五是将建筑看成一种信仰,这是建筑师的最终境界,它包含对事业是否热爱,对人类是否担负责任等等。 


社会发展到一定状态,从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到生活丰富多彩,需求不断提高,从关注自身需求发展到关注他人需求。对于发展中国家,贫穷仍是最大的问题。中国发展极不平衡,所以解决人的基本居住状态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因此,不能泛泛地谈整个中国的建筑价值观。发展阶段不同,价值观一定是多元多样的,无法分类。 


当你试图树立一种主流价值观时,命题已经错误。 


现在中国更多地需要踏踏实实做事,而不是空谈一些“无聊”的问题,这样将会把大家引入歧途。但是这些问题又非常重要,关键是看对谁去谈。 


这是政府、教育界以及全社会的责任,其中当然包括建筑师自身。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教给学生这样的价值观:怎样怎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但如果是老师错了呢? 


安德鲁曾经说过,他生长在环境优美的地方,没有见过丑房子,也不太会做丑房子。可见,关于建筑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和建筑师成长的环境有关。价值观是人类拥有的对世界的看法和判断,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他的成长过程、教育环境等都有关系。现在很多学校不再谈价值观和理想,而是强调实用主义。当然,实用也是一种价值观,但是分别在于境界的高下。中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建筑进行反思,包括开发商,从开始只关心楼盘本身到关注和城市环境的关系,再到有意识地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不同的价值取向代表着不同的建筑境界。 


同时,建筑师应具有是非判断的能力,具有教育和沟通的责任。比如传统的部委大楼做法是对称、大坡道、九五之尊等。我们在做位于西单的教育部时,入口和外部空间没有台阶,党组会议室顶层是完全开放的玻璃顶做法,试图传达一种人民政府开放、平和的理念。当然和业主沟通不是很容易,建筑师在背后需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可见,对于建筑师的价值取向是否能被业主接受,建筑师的努力和说服力很重要。业主是要被说服的,这是一个逻辑推导的过程。业主永远是对的,业主之所以采取错误的行动,有一部分责任是因为建筑师没有告诉他正确的是什么。 


建筑表达的是对世界的理解。全世界最好的城市也是由大量普通的房子组成的,称为城市的背景。标志性建筑不在于是否成为精品本身,其意义在于是否给城市和周边环境带来活力。对于与环境和谐与否的理解也不能完全局限在表层的视觉概念上,只要新旧建筑是很好的邻里关系就很好了,不能老是完全遵循旧的设计原则,否则真正的文物没有保护起来,真正的新建筑也没能建起。比如北京,就需要有更多新的尝试和探索。 


建筑师的工作是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只要称建筑师,就一定要在满足业主要求的同时,赋予建筑自己的理想。我的老师汪坦先生教给我的不只是建筑的技法,更多的是建筑的思想和灵魂。他指引我去读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的书籍,甚至包括圣经。两千多年前维特鲁威时期,建筑师就不仅会画图,还要懂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等。但是现在这种要求在很多人身上失去了,很多建筑师只是纯粹的工程技术人员。这就是过于实用、缺乏人文素养的价值观问题,这种价值观所造成的代价将要后人花很长时间去弥补。 


当然中国建筑的价值观和中国当代发展的大背景有关。建筑不是以建筑师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一定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受到政策、法规、投资、施工、工期等等的限制和影响。安德鲁完成戴高乐机场用了10年,而中国机场只用了3年。库哈斯曾经说过,中国建筑师的劳动强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现阶段中国的建设量又极大,快速建设自然会导致质量衰减。传统的形成也应是依靠不断的传承,但是我们这代人承载的变化太快了,还来不及形成一种价值体系时外界又变了,这种变化包括经济、文化甚至政策。 


看过《无极》,我只觉得拍电影的人灵魂死了。只有华丽的视觉画面,没有敲击心灵的精神。这很像中国建筑界的现状,掌握了很多的技巧去制造表面的华丽,但却无法触及心灵。房子是人创造的,人的灵魂没了,房子当然就没有魂。 


看过《无极》,女儿只说了一句“爆米花很好吃”;看过《金刚》,女儿泣不成声。《金刚》将动物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呼唤善良和美。而《无极》却将人给予了动物的表情,不知呼唤什么。如果不关心人性本身,没有思想,只关心华丽的画面,就不会创造打动人心的东西。建筑也是如此。 


在中国,我们需要技术进步,更需要人文日新。 


(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及建筑创作工作室主任)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