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请教!厦门的搏饼的渊源和玩法??

发表于2005-09-05
这个风俗
好像由来已久
是闽南的传统文化
很好奇,希望大家介绍一下
发表于2005-09-05
版本1: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的士兵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更加思念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
    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会饼设状元一个,直径约6寸,宛似一轮明月,饼上印有“媒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对堂两个,直径4寸左右;三红四个,直径2至3寸;四进八个,直径1寸半左右;二举十六个,直径约1寸;一秀三十二个,直径半寸有余,它们分别代表文、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博状元”的工具很简单,只需六个骰子和一只碗,每人轮流掷股子,根据投到碗里的股子的红豆的多寡,可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如果六骰相同,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
    由于搏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前后六夜,军中按单双口分批轮流赏月搏饼。

版本2:众人团聚玩会饼博状元,这是厦门人过中秋的独特风俗。 
据说在 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 
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 
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 
晚欢快拼搏。 
    戏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 
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 
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 
一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府级 
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 
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 
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俗称 
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 
点状元,既看才,又看貌,还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试,状元为孙曰恭,明成祖 
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将他降为第三名, 
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这说明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 
斗,貌若潘安”之辈,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实学,所以厦门会 
饼中的“三红”质量特别好,寓意在此。 
    一套会饼共63块,是根据“三多九如”而来的,三和九 
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