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万科湖心岛四期新品第一次引入新减隔震技术,打造地震安全“岛”

发表于2014-02-19

远望厦门湖边水库旁正在施工的万科湖心岛四期楼盘,其外观与其他商品房无异,但不同的是,这栋大楼在施工过程中,加入了钢结构的“消能键”。据悉,消能键是类似立方体的软钢组织,通过其局部变形来耗散由地震输入建筑结构中的能量,让地震中的高楼减小摇晃幅度,降低大楼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的概率。

 

 

厦门市地震遥测中心主任蔡欣欣介绍,建设住宅楼宇时,在墙体内嵌入几十块消能键,当地震来袭时,能保全大楼的结构。据了解,厦门2001年以后的新建住宅抗震设防烈度均达到了7.5度。而如果引入类似消能键这样的减隔震技术的话,住宅楼的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可以提升到8度甚至更高。目前,这样的减隔震技术还是第一次被应用到住宅小区上。

 

发表于2014-02-19

厦门市地震局局长毛松林表示,厦门计划将万科湖心岛四期小区打造成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在全市新建住宅小区中推广减隔震技术,从而提升抗震设防能力。“防震减灾示范社区除了建筑本身要采取减隔震技术,还应具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指挥室、备用应急物资储藏室以及独立于市政管网的供电供水系统等。”毛松林说。

发表于2014-02-19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这样的减隔震技术已经应用在厦门市的一些公用建筑上。今年1月6日,在建筑底部安装了46个隔震垫的湖里实验幼儿园现场检测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林树枝介绍,安装隔震垫后建筑物抗震能力可以至少提高一度,大大降低了建筑物受损程度。“厦门将在新建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中大力推广这项技术。”他表示,厦门今后将重点提高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一类如幼儿园、中小学、老人院,这类逃生能力较差且人员集中的建筑应达到大震可修的抗震设防目标;另一类是抗震救灾建筑,如医院、通信枢纽、消防站、救灾指挥中心和地震观测站等,要保证大震时室内的主要设备和系统不受损坏,而且能保持正常运行。”

发表于2014-02-19

打造地震科普示范校普及居安思危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从学校普及开始。厦门唯一一所地震科普示范校——海沧东孚学校系全省首批地震科普示范校之一。据透露,早在汶川地震之前的2008年1月,市地震局就与海沧东孚学校签署共建协议,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防震防灾教育,让他们掌握防震技能,提高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被称赞“有特色也有实效”,省教育厅、省地震局已将“东孚模式”推广至全省。

近年来,厦门还十分重视在市民当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2013年“五一”期间,市地震局举办了地震科普专场活动,通过互动游戏,使得防震减灾知识的参与受众达万人。

发表于2014-02-19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厦门市地震局科普教育基地的展品内容、数量为福建省最多。除每年接待社会各界民众外,还积极配合厦门市科技局科普希望列车到全省8地市贫困山区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播放《蟾童》科普动画片等。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