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万达收购AMC经济账 或难复制城市综合体模式

发表于2012-06-14

万达收购AMC,比性价比更重要的理由,是这次并购的双方,一个是最大的市场,一个是最大的成长型市场,两者相融合一定会出现新的价值。

很多篮球迷花痴的时候,都希望NBA与CBA能有朝一日合而为一,在家门口看科比。同理,影迷们也都希望好莱坞和横店能联袂作战,让阿汤哥和四阿哥比翼齐飞,让美国影迷也能第一时间欣赏到我们的大片。

发表于2012-06-14

对前面一种花痴想法,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回答得很干脆,万达集团不插手AMC业务,原来什么样,收购完还什么样。至于后一种猜测,读读公告就知道,收购AMC的是万达集团,不是万达院线,所以不是什么“蛇吞象”,至少在表面上,它跟牌照扯不上关系。

发表于2012-06-14

但万达明显不应该缺钱。对年营收千亿的万达集团来说,为AMC实际支付31亿美元也不是一项超出其支付能力的消费。且不说调控对商业地产到底影响如何,万达集团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变现能力有目共睹,楼还在纸上的时候物业已经卖出去了,怎么会缺钱?更别说万达集团数年来已经进行了多轮数目不详的私募,你觉得扎克伯格是因为缺钱才让Facebook上市吗?

发表于2012-06-14

退一步说,万达地产和万达院线登陆A股的问题,也绝不是一项海外收购“锦上添花”就能解决。对前者来说,2009年调控以来从未有房地产企业在A股上市,是最大的掣肘;而万达院线要上市,最难办的是要把上市资产和非上市资产理清以便监管。

发表于2012-06-14

坦白说,不管万达在美国多了多少块银幕,我都不看好万达地产上市。而对万达院线来说,即便未来注入AMC的资产成为头号院线,也无法在美复制万达的“城市综合体”模式,影院规模化经营也不见得能大幅提高票价,或者获得大幅提高的议价能力,这笔钱花得还是不大值。

发表于2012-06-14

关于“值不值”的问题,王健林接受采访时算过一笔账,说31亿美元除以5000块屏幕,其中还有一半的IMAX和3D屏幕,这比在国内投资影院还要划算得多。而比性价比更重要的理由,是这次并购看重的是中美两国,一个是最大的市场,一个是最大的成长型市场,两者相融合一定会出现新的价值。

发表于2012-06-14

好事者们还是不信这个解释。有人联想到王健林的红二代背景,以及万达要在5年内使文化产业年收入翻一番,超过400亿元,进入全球文化产业的前50强的说法,认为王健林又在“挠政府痒痒”,或者是提前得到了有关部门在产业方向上的补贴暗示。

发表于2012-06-14

考虑到万达已经有投资百亿的影视基地,最近还在考虑签约张艺谋,以及万达院线最近在《赛德克·巴莱》上映时的给力表现,我个人倒愿意接受他这个解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