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看专家怎么分析七月的房地产市场~~

发表于2012-08-16

在我国经济持续走低、全面走低、创新低、低未见底的背景下,尽管国务院已对地方政府房地产市场进行督察,但诸如取消商品住宅预售制度,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等进一步收紧的房地产调控新政短期内仍难以出台。北京大学平新乔教授关于保障房中的福利分房揭示出另一个争议焦点:用于出售获得产权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应不应该被机关公务员、依靠财政支付工资的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央企国企员工进行福利性购房。

 

发表于2012-08-16

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十多次严肃表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并派出督察组,向社会释放出的高层主流认知是;宏观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不是房地产政策调控,稳增长不需要通过放松房地产政策调控来实现。

发表于2012-08-16

尽管7月份房地产各项主要指标除新开工面积外同比增幅均为正增长,尽管1-7月份房地产一些主要指标降幅收窄,但不改我国房地产业的下行趋势。统计数据反映出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其复杂性和严峻性远高于人们的实际感受,盲目乐观不可有。

根据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CRIC)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相比6月份,北京减少10.8万平方米,上海减少16.1万平方米,广州1.36万平方米,深圳减少7.07万平方米。作为我国房地产市场风向标的北上广深的统计数据进一步佐证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发表于2012-08-16

我国房地产的回暖是短暂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大幅抬升缺乏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的支撑。房地产业依然不能明显地拉动相关产业在“稳增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考虑到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直线下滑和新开工量累计同比负增长扩大的态势,中长期影响市场正常供求关系和房屋市场价格的非良性格局已形成。

发表于2012-08-16

短期内宏观经济对我国房地产的影响如何,集中反映在社会舆论和房地产业界在过去一个月当中集中讨论的下列四个问题,表明人们对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势的关心远胜于对房地产市场的关心,毕竟行政的力量和政策的作用至少在短期内决定着市场的变化。

发表于2012-08-16

从各地媒体披露出来的督察信息并经综合整理后,反映出督察组对各地政策执行和房地产市场情况总体上是基本满意的,房地产政策调控依然在政府主导之下影响着市场,对地方政府的工作给予了基本肯定和鼓励,也相应提出了完善性的具体工作建议。督察结果释放的最主要的信息就是房地产政策调控不会放松。

在现在我国宏观经济仍在走低的情况下,16省市房地产督察结果又是总体基本满意,对有的地方甚至是充分肯定,采取的态度是鼓励性和指导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具备出台调控新政的紧迫性,应是合理的判断。

发表于2012-08-16

3、关于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

在高层的表态和文件中,要求积极推行房产税的试点范围、加大力度已有多年,房产税在重庆和上海试行的效果,实际上主流已有统一的认识,即对调控房价和扩大税收作用有限。在一两个城市试点是一回事,在全国扩大试行又是另外一回事,原因是外部条件完全不一样。如同经济特区有几个和在全国都推行经济特区完全是两回事一样。

发表于2012-08-16

房产税征收不仅是一个经济决策,而且还是一个政治决策。在今年我国恰恰是一个换届政治年,此因素会极大的影响到房产税的扩大执行。今年不具备推行房产税的政治环境、法律准备和经济现实,虽然似乎舆论预热已经很到位了。尽管媒体报道国家税务总局已为房产税征收做集训,但实际上那仅是一个房地产估价技术应用培训班,今年为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安排在20132014年。

发表于2012-08-16

平新乔本人在引起社会热议和相关部门答复后,站出来表示“这是媒体的误读。目前制定的保障房建设目标能完成一半就不错了。剩下的一半,可能需要国企、央企等企业提供一部分资金,以集资建房的形式去替代,这部分房子有一定的福利分房性质”。

实际上,我国所有类型的保障房,本身就带有福利性质,这点不应该有异议。平新乔认为现行的保障房建设目标过大,实际上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今年调减保障房开工指标,今后调减53600万套保障房指标,都是对原目标的修正。

发表于2012-08-16

争议的实质焦点应是用于出售获得产权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应不应该被机关公务员、依靠财政支付工资的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央企国企员工进行福利性购房。有的时候这种福利性购房的价格甚至比本地区中低收入者购买的经适房价格还低。

上述情况是在房地产政策调控过程中被刻意掩盖的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反应的是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的改革决定为什么能被扭曲走样?住房改革和政策调控中上层和基层、国企央企和民营百姓,为什么不能同步去承担改革和市场的风险,反而获取不一样的利益?本身是社会中低收入者专享的保障住房,更高收入者为什么也能够挤了进来(有的地方保障房一度成为部分社会群体的专享品)?如果这一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妥善的对策,那么我们的房地产政策调控又将面临权威性、科学性和国民信誉的挑战。

上一页|1|
/1页